小伙在浙江农村造房,花掉1500万,超美的丨威盾门窗丨Rainham
江西人周安,
曾经是日企广告公司的高管,
2016年辞掉高薪的职位,
跑到浙江桐庐一个不通手机信号的老年村,
包下了6栋荒废的房子,
专心打造自己的民宿。
因为对细节的高要求,
加上自己在日本留学与工作的经验,
周安找到日本建筑师小嶋伸也来做改造。
整个民宿用的都是最“土”的材料,
却花费了1500万,
土、红砖、竹子、硅藻泥……
在小嶋伸也的眼里,
房子最好的状态,
就是所有的东西都用全天然的。
民宿完工后,
村长表示“房子造得太普通”,
周安却很开心。
“即使钱都花在了让人不容易发现的地方,
哪怕客人只要住一天,
体验到细节上的一点点不同,就值了。”
桐庐大山村,算是他们一眼相中的地方。
跟浙江的其他村落相比,这里的海拔比较高,所以四季分明,每天都是一幅新景色。
整个村子面对着一个山谷。秋天有红叶,整个山谷都是红红的;冬天有雾凇,有北国风光的感觉;而现在这个季节,则是满眼的绿色。
“空林”,与其他5栋房子相隔5分钟的步行距离,是一栋独栋的建筑,一共有四间房间。
小嶋伸也在通向客房楼梯的两边,用竹子做了围栏。为了让窗外的风景不单调,他在一楼的客房前设计了一个无边际水池,又在水池的中央、楼梯的尽头,用竹子搭建了一个水上茶室。
用最土的材料,却花费1500万
小嶋伸也觉得,房子最好的状态,就是所有的东西都用全天然的。
尽管很多材料都是当地取材的“土货”,但周安说,民宿从开工到现在的2年时间里,还是花掉了1500多万。
两栋被命名为“双栖”的房子,使用了红砖的材料进行改造,这是小嶋伸也在大山村当地找到的材料。
他用红砖重新铺了地面,一楼的房间内也使用了一模一样的材料。
这两栋房子正好处于村子里地势较矮的位置,为了增加每一个房间的私密性,需要建立隔墙。但如果使用别的材料,会让建筑看起来有些突兀。于是小嶋伸也选择了红砖,并且将隔墙延伸到房子外。
视觉上,让室内的空间看起来非常开放,而且也不显突兀,与周边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。
另一栋客房“穹仓”,改造之前是一个米仓。
房子的四分之一部分使用了钢结构,另外的四分之三使用了钢筋混泥土结构。
这样一来,钢结构的部分就可以做大跨度、无梁的设计。小嶋伸也把面向风景的部分做成透明、通透的大空间,创造了270度山景环绕的风景。
进门必须脱鞋,睡觉时也要闻到泥土香
客房“穹仓”看起来很特别。建筑师想制造类似洞穴的安静氛围,于是选用了非常朴素的硅藻泥材料。
墙角特意做了弧线的设计,灯直接照射在墙面上,可以模糊掉明暗交界线。房间内的灯,都是360度小的圆筒灯,让光线更加柔和。整个氛围虽然有些昏暗,但却感觉舒适。
在进入客房的时候,小嶋伸也和周安都希望客人能在门口脱鞋,这样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木地板的温度。
室内家具的高度也设计得相对较矮,客人在睡觉的时候,也能闻到一些土地的香味。
刚开始,大家很不习惯进门脱鞋。中国人回家肯定会换上拖鞋,但在民宿、酒店这样的空间里,却没有脱鞋的习惯,很多人会穿着鞋上楼梯,然后直接进客房。
试行了一段时间之后,情况好多了。周安对卫生的要求非常高,民宿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非常干净,客人们可能也受到了感染,欣然接受了这样的规定。
民宿每一栋房子屋顶上的瓦片,一部分是利用原有建筑残留的材料,另一部分,则是两人去各地寻找老宅、或者拆迁材料收集过来的,再重新排列组合,放到屋顶上。
老瓦片的耐用性要比新瓦片差一些,但却能呈现更加好的效果。
对比了许多家中国、日本的木材工厂之后,找到了一家出口到日本的木窗加工厂,民宿内所有的木窗都是在那里定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