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威盾系统门窗(广东)科技有限公司

威盾企业 当前位置:威盾门窗 > 行业资讯 > 崔华峰:“前进!”

崔华峰:“前进!”

2020-06-15 17:56:02

威盾10


崔华峰,崔华峰空间设计顾问工作室创始人,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,中国当代东方设计领军人物,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(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),全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,担任第22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评审组长,以下为崔华峰在颁奖典礼现场的演讲实录。



各位同行,请允许我借用国庆典礼期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——前进。大家可能会认为设计师更关注自己的专业,而对于国家的情况不会投入太多注意力。今天我们颁奖的这个奖项叫中国室内设计大奖,请注意名称的前两个字——中国。70周年阅兵无疑是激动人心的,这与室内设计有没有关联呢?我认为,应该这样去联系——祖国万岁。

在宣读奖项结果时,CIID这个词读起来朗朗上口,行业内外已经很熟悉。大奖赛22岁了,可以说大奖赛是一位母亲,而设计师就是儿女。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并不是很大,但已经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进步或改变。



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的设立非常有意义,它的意义不在于设计本身,而在于它是一个背书。既然有中国作为背书,所以我们一定要跟着党走。

从提出人类共同体,接着提出“一带一路”,再下来是人类利益共同体,这令我联想起过去的一句口号:民族的就是世界的。当时听到这句口号,并不认为是错的,现在觉得有些问题,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风格。特朗普的理念是:美国的就是国际的。所以我们不应该再去思考所谓风格,而是应该更多回归生活的本质、设计的本质。


我做过三届大赛评委,这次“升官”了,担任本届大奖赛的评审组长,在这里为大奖赛做一个梳理。我认为,这个大奖赛是学术顶层奖,所解决的不是如何做设计的问题,而是方向的问题,是中国室内发展方向的奖项。所以一定要记住,CIID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是学术的顶层方向奖。


前两次做大奖赛评委,我们致力于解决所谓“风格”问题。我一直不主张风格,经过多年的努力,终于纠正了这个问题,风格不再是设计师演讲中经常提到的词汇了。本届做大奖赛评委,需要解决的是美术问题。在座的各位中国室内设计师,有90%多都是学习美术出身,这其中也包括我。

美术是设计的基础,很重要,但设计并不是美术,在设计最终完成时,美术确又是一个结果。这令我联想到中国禅宗思想中一段经典的话,第一句: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第二句: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第三句: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

将这段话套用过来,第一:美术是美术;第二:美术不是美术;第三:美术还是美术。因为作品最后呈现的仍然是最容易进入人类情感领域的东西——美术。但是当设计师真正去体验空间的时候,美术的第一印象已经应该“转移”了。



不论以后如何评选,这是目前评委们谈论最多的,因为大家并没有真正深入到空间中。举例来讲,一个人寻找配偶,只看照片是不够的,是有风险的,必须与人接触,一起生活,才能体验到真实的东西。

现在中国的设计师在国际上已经“很出色”了,效果图的表述在全世界来讲都是非常优秀,那么中国室内要如何前进,需要大家多思考,也给这个奖项多提建议。也许下一届我不会出现在评审组中,一切都靠大家的努力。祖国万岁!母亲健康!



在评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花絮,值得推荐给大家。第一,设计师们终于挣脱了风格的魔掌,这很重要。比如病人去看病,医生询问病人患了什么病,病人会很奇怪,为什么医生问我是什么病呢?这就如同早期的设计师会询问客户喜欢什么风格一样。

今天两位演讲嘉宾释放了同一个信号,设计师们听得津津有味。设计师们已经在真正思考设计,而不是通过图像去探索。我们终于挣脱了风格的魔掌,否定了美术先入为主的地位。做设计最困难的是读懂生活,我们在努力求证“设计源于生活”的定律。



评审时,评委们并不知道是哪一位设计师的作品,在评审结果出来之后,发现有湖南地区作品包揽奖项的情况。其实我们不太理解真正的设计过程,这是很值得大家去探索思考的。大家在关注生活了!对每一位设计师今后的设计生涯都具有更大的意义。美术则未必,因为美术是最容易被拷贝的。

从老百姓的角度去理解新时代的普世价值观,大家可以认真思考一下。过去有些设计公司会雇佣几个国外人士来谈方案,给甲方形成一个错觉,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国际背景的团队,他们的思想、观念、设计也一定带有国际性吗?现在需要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如何国际化。

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优秀的,有着几千年深厚的积累,只不过中间出现过断层。现在要修复中国的文化系统是可以有的,问题在于大家一直在讲欧式,或者是北欧、简约等,我们能不能将这些翻译成国际呢?这是推荐给大家的一个关键词,新时代就是国际化。



讲一个真实的故事,我有一次刷牙,一支牙膏只剩下一点点,我舍不得浪费,留下这一点点,又加上一点新牙膏,两种牙膏一起用,很有味道嘛。我突然间想到,没人规定牙膏不能用两种呀,在某种情况下大家将这种方式幽默地称为混搭。

这也很值得思考,混搭就是人类利益或人类情感共同体,我们不应该再区分欧式、中式,这没有意义。所以我提议大家都试一下两种牙膏同时使用,多思考三个方面:国际化、中性化和主题软装。



中国室内设计早期没有软装这个词,现在则很流行,并且有很多人专门从事软装设计。这说明,中国室内设计越来越清晰了,真正进入对生活本质的思考,对行业本质的探索,这就是关于空间。

这时我们要重新检讨,在整个室内设计发展历史上有哪些误导的形容词。比如装修、装饰,很多机构都仍在使用这些词汇,公司名称中包含这些词汇,装修、装饰是如何成为行业中确定无疑的形容词的?这是我个人的思考。



在座的各位不要埋怨我们这些黑猫白猫将工作都做完了,事实上我们留下了很多机会,太多质量不高的建筑、空间,需要大家去改造。现在再去看看鸟巢,就可以知道,新一代的设计师还有很多的机会,因为我们发展得太快,活儿干得没那么好,需要改造的地方也很多。所以,改造也是业内很重要的一个思考切入点,符合提高生活品质的理念。

建筑空间是一种生活中最根本的改变,目前正在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,提高大家提高生活品质。其实乡村并不缺乏美术,但很多设计师就是在做美术。乡村缺美术吗?我们应该减弱装修和装饰的概念,这对提高国人的生活品质很有意义,对行业的发展很有意义,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的庞大制造系统,就是关于建材的制造系统。设计师有时会是很伟大的。



国家的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具体指标——三菜一汤,不能大吃大喝了。我们也同样,我建议给大家的菜单也是三菜一汤。首先就是空间的功能,因为这与生活有关联。

迄今为止,中国室内尤其是大奖赛中,最难评定的是空间中的灯光。能够通过一个方案、一张图片感受到灯光吗?这值得大家的关注。软装设施不应该是美术方面的东西,空间中的任何设施,卫生间、厨具、洗衣机等设施都应该纳入软装的思考中,不然软装仍旧会陷入到美术中。



我们有国家这棵大树,那就是东方的生活方式,这棵大树很可靠,只不过这棵树太大、太古老,在座的各位要努力将其翻译为当代的东方生活的情怀,我相信这是非常有意义的,尤其是对提高国人的生活品质。现在物质上的品质已经没有障碍了,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,能够制造出非常多的生活物质,而且人们要取得这些物质也没有太大压力。


我们缺少的是一种情怀,将三菜一汤加起来就是生活、生活、生活、情怀。其它的就是我们的主食了,馒头、面条、米饭、面包……能填饱肚子的都行。我希望今后能够将这个指导性的、下饭的“三菜一汤”纳入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的奖项中。



这是一个变迁的时代,这是进步很快的时代。伟大领袖毛主席说:世界是你们的,也是我们的,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。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,正在兴旺时期,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,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。世界是属于你们的,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。


在新时代,对着中国的室内设计师说:前进!


人物专访

威盾9


Copyright 威盾系统门窗(广东)科技有限公司 2019 |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9072409号-1
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侵权请联系删除

QQ咨询

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

咨询热线

135 3530 1368
7*8小时服务热线

微信咨询

二维码扫描添加好友联系
返回顶部
cache
Processed in 0.008728 Second.